百擎大數據
面對各類輿情事件,一些基層干部“壓力山大”,甚至焦頭爛額,以至于出現盲目應對、過度反應的現象。那么在應對公共輿情問題時,應該如何進行輿情服務,從而達到“快而不亂”呢?其實,對于公共輿情其輿情服務的一個處理要訣是“快”。
公共輿情問題,首先歸咎于融媒體所形成的網。隨著移動互聯和萬物互聯技術的迭代發展,新媒體在融媒體系統中的角色日趨主導。因此,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特征將直接影響公共輿情的發生與擴展方式。未來的公共輿情將日益凸顯以下特征:
公共輿情的聚合將成倍加速。信息傳輸渠道是公共輿情的信息互動載體,隨著5G的普及推廣、技術的迭代優化,其信息傳輸速度可能增加百倍。傳輸速度的變化必然帶來輿情聚合速度的變化,現在輿情需要幾天時間醞釀爆發,未來可能只需要幾小時的時間,就會形成新的公共輿情。所以,未來公共輿情的快速、多發可能成為常態,基層輿情服務需提前做好準備。
普通人影響基層社會治理的幾率大幅增加。進入移動互聯時代,智能手機成為網絡公共議題參與的重要載體,我國公共議題的潛在網絡參與者數量巨大,每一位參與者都可以對公共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。過去,主流媒體決定信息傳播的內容,記者和社會精英是政策議程的開啟者。而現在,每一個網絡參與者都可以成為信息發布者。社交媒體渠道改變了普通人在公共輿論中的競爭地位,提升了普通人在社會政策議程設定中的角色能力。
公共輿論的非理性程度將有所放大。公共輿論是群體參與的結果,參與互動的人數越多,對同一問題感興趣的人數也會越多。原本彼此陌生的個體,可以通過社交平臺成為志趣相投的群體。心理學認為,群體中的個體會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。
網絡公共輿論快速發酵的心理機理就在于此。受群體心理的影響,群體行為出現非理性狀態。因此,網絡輿論中,激烈言辭,甚至極端言論頻繁出現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。
融媒體下公共輿情的獨特性告訴我們,雖然公共輿情來勢洶洶,但往往是非理性的群體行為互動的結果。假若基層治理跟著輿情跑,那么治理行為也將失去理性。公共輿情服務處理的要訣是“快”,因為只有快才能符合新媒體的傳播節奏。節奏快就容易出錯。如何做到快而不亂?這是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重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