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擎大數據
輿論表達中的“負面偏好”是指輿論表達中不管事件真相,有意無意地進行負面評價乃至惡評,進而希望獲得別人關注的網絡行為,它表面上看屬于個人的行為偏好,其實背后有深刻復雜的生成機理。
1.“后真相時代”話語表達多追求情感宣泄
大眾媒體時代,對于新聞真實性的評判以客觀真實為準,而“后真相時代”所呈現的“立場”高于“事實”,人們在難以判斷對錯的情況下,第一反應往往是相信自己的感覺,之后一旦出現與自己直覺相悖的證據,便會傾向于選擇性忽視,不是以達成意見共識為目的,而是多追求情緒宣泄。擁有共同偏見的人聚合在一起,只要有人發表的一個枉顧事實的負面言論引發了情感共鳴,不顧真相的各類點贊便一擁而上。因此,輿論表達中的“負面偏好”往往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,網民跟帖評論本身是一種“社群展演”行為,觀點越極端,越容易受到關注和跟從。
2.網民在表達看法時表現出情緒化等特征
在互聯網環境中,一些網民進行網絡評論時,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毫無顧忌地對社會各個方面進行評頭論足,以近乎苛責的要求來打量互聯網上的一切事物,動輒就將微小的舉動上升到道德倫理層面,眼里容不得沙子,但最后的結果往往是“道德綁架”。這種表達不僅是非理性的,這類人往往容易盲目跟風,被他人觀點誤導,成為誹謗、侮辱他人的工具。
3.“破窗效應”和“首因效應”形成一種社會模仿行為
“破窗效應”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,會誘使人們仿效,甚至變本加厲。一般來說,當人們發現自己的言行和周圍群體不一致時,會產生認知失調,感到自己很突兀,為了獲得認同就會盡量和群體保持一致,從而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。社會影響理論主要包括兩種方式:一種是信息性社會影響,一種是規范性社會影響。在社會媒體的評論跟帖中,一方面頭部意見優先呈現,很容易造成信息性社會影響出現;另一方面,由于社交媒體的關注者(粉絲)主要是一群相對志同道合的群體,很容易產生群體壓力,規范性社會影響也可能會出現。
4.“負面偏好”成為一種牟利手段
隨著微信公眾號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崛起,一些運營者以制造社會矛盾和對立沖突來嘩眾取寵,獲取點贊和流量,實現商業利益,沒有矛盾就創造矛盾,這樣一來,流量和經濟利益都有了,KPI也就完成了,至于評論區如何,有沒有“不明真相”的群眾,都無所謂。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對十余年的輿情事件進行梳理發現,很多事件背后都存在一些商業利益的因素。
輿論表達中的“負面偏好”并不是簡單的網絡偏好行為,而是“后真相”的輿論表達方式、深層次的社會動因、社會個體的復雜心理偏好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。因此,對輿論表達中“負面偏好”的引導和治理,需要平臺方、主流媒體、政府部門和民眾四方主體形成合力,打造適合“后真相時代”輿論表達的“后共識”與“后秩序”,創新輿論引導范式,構建社會負向情緒有效疏導機制,營造健康良性的網絡輿論生態。